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417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17篇
综合类   1115篇
基础理论   168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小墨山岩体侵位于中元古代冷家溪群中,由两期侵入体组成,早期为粗中粒—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末期为细粒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锆石SHRIMP U-Pb法测得岩体侵位年龄为122.5±2.1 Ma(2σ),MSWD=1.9,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主元素中,SiO2变化于67.20%~75.16%,K2O含量高,且K2O>Na2O,K2O/Na2O为1.16~1.72;ASI值变化于0.96~1.10之间,平均1.02,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Rb/Sr=0.27~15.13;Nb/Ta=15.9~17.1,为锶和铌亏损型。ΣREE总体较高,重稀土含量相对较高,轻重稀土分馏稍弱,ΣCe/ΣY为0.49~6.18,(La/Yb)N为0.66~15.54。有较高的εNd(t),为-6.8~-8.7;T2DM相对较小(1.47~1.62 Ga)。综合研究表明,小墨山花岗岩石为壳源型富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CPG),其成因应为下地壳物质和上地壳物质混合而成,与花岗岩底侵作用或注入地壳中的幔源岩浆有关,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陆内挤压造山向非造山转换的后造山拉张环境,是在...  相似文献   
992.
一种船舶自修复防腐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脲醛树脂为囊壁、复合环氧树脂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合成了脲醛树脂包覆环氧树脂体系微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表面形貌,测量微胶囊的壁厚;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判定微胶囊壁材是否形成,芯材是否被完整包覆。结果表明,应用一步原位聚合法可以制备包覆完整、均匀分散、含有特殊芯材的微胶囊。合成的微胶囊形状基本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00μm;胶囊表面粗糙致密,粗糙表面主要是由纳米微胶囊沉积而成。微胶囊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微胶囊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改善微胶囊与基体的界面粘结力,从而提高自修复材料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993.
天津近海夏季大气颗粒物元素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夏季在天津近海海域走航采集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用于研究近海海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来源。采集到的样品通过重量分析得到颗粒物浓度,同时进行元素分析。并结合气象要素分析,显示陆源污染物在陆风影响下传输到海上,解释了采样期间近海海域TSP浓度较高的现象。研究使用富集因子和化学质量受体平衡(CMB)模型对近海海域TSP进行解析。通过富集因子分析,估计近海海域TSP来源主要有人为源、地壳源和海盐粒子源。CMB结果显示燃煤飞灰所代表的人为源对TSP贡献最大(36.14%),其次是地壳源类(33.26%)以及海盐粒子(1.58%),其他未识别的源为30.58%。由此推断陆地污染源对近海海域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远远高于海盐粒子,因此对渤海周围陆地污染源的控制应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94.
选择了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青蒿(Herba Artemisiae Annuae)、飞蓬(Erigeron acer)3种田间杂草进行盆栽试验,其间用不同浓度的镉、铅溶液处理,最后测定杂草根系及地上部镉、铅量。结果表明:3种田间杂草无论是根系,还是地上部,镉、铅量都随处理液浓度增高而增高;3种杂草对镉的富集系数排序为:三叶鬼针草〉飞蓬〉青蒿;转移系数排序为:三叶鬼针草〉青蒿〉飞蓬;对铅的富集系数排序为:飞蓬〉青蒿〉三叶鬼针草;转移系数排序为:飞蓬〉青蒿〉三叶鬼针草。研究还表明,3种杂草对于镉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都远大于对铅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三叶鬼针草是镉的超富集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995.
近30年秦岭山地商洛段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商洛地区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和1990、2000、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四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RDAS软件的监督分类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商洛地区各类型林地的动态变化信息,研究分析了近30年来商洛地区各种类型林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的总面积由12584.55km2增加到14479.44km2;针叶林、灌丛面积增加,而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面积减少,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变化剧烈.林地破碎化程度严重,且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多数阔叶林被灌丛取代.区域社会经济财力、农民收入及适耕地的多少是林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96.
近30年秦岭东西两县区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以秦岭东部商南县和西部略阳县的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1990年专题制图仪(TM)、2001年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和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影像图为基础,提取并分析了秦岭东西两县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景观类型看,商南县以阔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57.63%、18.51%,略阳县以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39.74%、17.69%和17.20%,近30年两县各类森林景观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商南县的变化幅度大于略阳县.从景观结构看,商南县各景观类型的分离度、破碎度指数的变化大于略阳县,即近30年来商南县各森林景观人为干扰的程度大于略阳县,人口、工业化程度、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政府政策是引起两县森林景观类型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表面活性剂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光催化法对不同电荷类型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用TiO2光催化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甜菜碱(BS18)进行降解试验.同时,探讨了TiO2光催化剂加入量、表面活性剂初始质量浓度及初始pH对光降解的影响及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的降解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3种表面活性剂降解速率快慢顺序为:BS18CTABSDS.SDS和BS18的最佳TiO2催化剂用量为1 g.L-1,而CTAB的最优用量为2g.L-1;CTAB和BS18的光降解速率随着活性剂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SDS的降解速率则随活性剂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CTAB和BS18在偏碱性条件下降解最快,而SDS在弱酸条件下具有最大的动力学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998.
999.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它不仅占用大量农田和土地,而且还会经风化、分解和溶滤等作用后释放出大量的有害金属元素,对水体、大气、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以济宁三矿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区雨水酸度的淋滤实验,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实验结果表明:①煤矸石中Cr,Cd的质量分数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类标准,淋滤液中Cr,Pb和Cd的最大质量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②对最大释放量而言,新旧矸石结果一致,Cr最大,Zn,Pb,Cu其次,Cd和Mn相对少量.对最大释放率而言,新矸石中金属Cd最大,Cr,Pb,Zn其次,Cu较小,Mn为零;旧矸石中Cr最大,Pb,Zn,Cu其次,Cd相对较小,Mn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000.
普定冲头峰丛洼地泥沙沉积速率的~(137)Cs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侵蚀速率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采用137Cs断代法测定了贵州普定县马官镇冲头峰丛洼地的沉积速率,据此推算了冲头小流域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侵蚀速率。采用137Cs分布深度判别法和质量平衡理论模型两种方法计算了洼地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求得冲头洼地平均土壤沉积速率分别为6.39 t/a和9.53 t/a,取后者代表洼地的平均沉积速率,不计引水带入水库的泥沙和落水洞带出的泥沙,据此推断1963年以来的平均产沙模数为20.27t/km2.a,与当地径流场的实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